产后恢复,最全攻略→

时间:2025-10-22   作者:    浏览次数:21   



恭喜您喜迎新生命!

产后恢复是一个幸福而关键的时期,

科学的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请您和家人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共同守护妈妈的健康。

 

产后妈妈护理篇:

关爱自己,才能更好照顾宝宝

 

会阴护理:保持清洁,促进愈合

清洁: 每天用温开水(开水晾温)从前向后清洗会阴2~3次,勤换卫生巾(最初几天建议2~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干爽。

观察: 注意恶露(产后分泌物)的变化。颜色: 鲜红(3~4天)淡红(1周左右)黄色或白色(2~3周后),持续4~6周干净。警惕: 如出现恶露有异味、量突然增多、鲜红色持续不转淡或伴有发烧腹痛,请及时就医(一妇幼妇女保健科)。

舒适: 如有侧切或撕裂伤口,可遵医嘱使用消毒液(如碘伏)擦拭。坐下时避免压迫伤口,可使用中空坐垫。

 

个人卫生:清洁舒适,心情愉悦 

刷牙:用软毛牙刷和温水刷牙,保持口腔卫生。

洗澡:顺产后体力恢复即可淋浴(通常24小时后),避免盆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注意保暖,防止晕倒。

洗头:可以洗头,洗后立即用热风吹干,避免受凉。


休息与活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

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与宝宝同步作息。家人应多分担家务,让妈妈多躺卧休息。

活动:产后6~8小时可下床轻微活动,有助于恶露排出、身体恢复和预防血栓。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以防子宫脱垂。

产后身体状态良好情况下可以做凯格尔运动恢复盆底肌。

 微信图片_2025-10-24_084218_158

营养与饮食:均衡营养,循序渐进

第一周:饮食清淡易消化,如小米粥、烂面条、蛋花汤等,避免油腻大补,以防堵奶。

第二周起:逐步增加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煮熟或温热为佳)和汤水(如鲫鱼汤、公鸡汤),保证乳汁分泌。

禁忌: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

 

情绪管理:接纳变化,寻求支持 

产后情绪波动、易哭、焦虑是常见的产后 blues”,通常2周内会缓解。

多与家人、朋友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警惕产后抑郁: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严重失眠、自责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且日益严重,请务必寻求医生和专业帮助。

 

 

母乳喂养篇:

最好的礼物

 

早接触、早吸吮:

产后1小时内是开奶黄金时间,让宝宝多吮吸。

 

正确衔乳:

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而不只是乳头,预防皲裂。

 

按需喂养:

宝宝饿了或妈妈奶胀了就喂,不限次数和时间。

 

乳房护理:

喂奶前后可少量涂抹羊脂膏;如出现胀奶、硬块,可冷敷(卷心菜叶/土豆片)或温敷后让宝宝多吸,24小时症状未缓解挂护理门诊:母乳喂养困难门诊四楼就诊。

 

 

 

何时需要就医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去医院就诊:

妈妈方面:

1、发烧(体温超过38℃)。

2、伤口红、肿、流脓、裂开或疼痛加剧。 

3、恶露量突然增多、有恶臭或变为鲜红色。

4、腿部出现肿胀、疼痛、发红或发热(疑似血栓)。

5、呼吸急促、胸痛或剧烈咳嗽。

6、排尿时有灼烧感或疼痛(疑似尿路感染)。

7、持续的、严重的腹痛。

8、情绪抑郁,有伤害自己或宝宝的想法。

 

宝宝方面

1、体温异常(高于37.5℃或低于36.5℃)。

2、呼吸急促或困难。 

3、脸色发白或发青。

4、拒绝吃奶、精神萎靡。

5、黄疸加重或迟迟不退。

 

最后,请记住: 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产后恢复需要时间和耐心,请给自己一些宽容。有任何疑问,及时向医生咨询。

 

就医指引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

 



医院邮箱:dyfybjy@huizhou.gov.cn   咨询电话:0752-7806333(总机) 投诉电话:0752-7806563 传真:0752-7806733

版权所有: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联系地址: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演达四路5号

Powered by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2011-2024,   技术支持:青青网络 Inc

粤ICP备13007494号 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246号 粤卫网审(2012)88号


本站访问量: 155856774 -2024-06-03开始统计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