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了却总留不住....警惕这几种因素!
时间:2025-09-09 作者: 浏览次数:25
“欧阳医生您好呀!在此特来感谢您,在你精湛医术的加持下,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个宝宝。备孕4年,流产4次,看了几个医生做了无数次的检查都找不出原因,其中心酸不可言语,幸好遇见了你!万分感谢!”——近日,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欧阳彦兰收到一份特殊的锦旗。
患者的感激,医生的感动,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非常复杂,像是拼图,有时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寻找原因的过程是曲折的,不仅耗时而且耗钱,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在这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医生的精准判断,更需要患者的绝对信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面对各种困难与迷茫,一起完成这场关于生命与信念的双向救赎。
一、
当期待成为煎熬:深入了解复发性流产
对于满怀期待迎接新生命的家庭来说,流产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当流产反复发生,这种打击便会叠加成难以言说的痛苦、迷茫和自我怀疑。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 RM)不是一个简单的“意外”,而是一种需要医学介入和系统管理的疾病状态。
什么是复发性流产?
医学上通常将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国内外定义略有不同,但目前普遍接受2次即应引起重视并开始检查)在妊娠28周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
请注意:这里的“流产”包括临床确认的妊娠(如B超看到孕囊)后的自然流产、胚停、空孕囊等情况。它并不意味着您无法再次怀孕,而是表明可能需要寻找背后潜在的原因。
二、
为什么会发生复发性流产
主要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胚胎染色体异常)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早期流产的50%~60%。大多数情况下,是受精卵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随机发生的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这是一种自然的“优胜劣汰”机制,并非父母本身有问题。
例外情况:约2%~5%的夫妇中,一方自身携带某种平衡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异常。他们自身正常,但产生的精子或卵子染色体可能不平衡,从而导致胚胎异常和反复流产。
2、解剖结构因素(房子的“户型”问题)
想象子宫是胚胎居住的“房子”,如果房子结构有问题,胚胎就很难安稳成长。
常见问题: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尤其是凸向宫腔的)、宫颈机能不全(“门”关不紧,易导致中晚期流产)等。
3、内分泌因素(体内的“激素”失调)
维持妊娠需要精准的激素调控。
常见问题: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甲减或甲亢)、未控制的糖尿病、高泌乳素血症等。
4
免疫系统因素(防御系统的“误攻击”)
这是最复杂的领域之一。正常情况下,母体的免疫系统会保护而非攻击带有父系抗原的胚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APS),身体产生抗体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堵塞供给胎盘的血管,是唯一有明确治疗方案的免疫因素。
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父系抗原免疫应答异常,产生排斥反应。这方面的研究仍在深入。
5、血栓前状态(血液“过于黏稠”)
部分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易形成微小血栓的倾向(无论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这些微血栓可能堵塞胎盘毛细血管,导致胚胎缺血缺氧而停止发育。
6、其他因素
感染:某些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可能与偶发流产有关,但与复发性流产的直接关联证据不足。
男方因素:精子DNA碎片率(DFI)过高可能与胚胎发育潜能下降和流产风险增加有关。
环境与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过量咖啡因、肥胖、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等是公认的风险因素。
7
不明原因
仍有约50%的夫妇在经过全面检查后,无法找到明确原因。这听起来令人沮丧,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没有发现严重的器质性或系统性问题,下一次成功妊娠的几率仍然很高。
三、
该怎么办?
诊断与治疗之路
如果遭遇复发性流产,请务必寻求专业的生殖医学科、复发性流产专病门诊或妇产科的帮助。
1.系统检查(寻找拼图碎片)
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遗传因素。
妇科B超/宫腔镜:检查子宫形态和宫腔环境。
内分泌检查:包括性激素、甲状腺功能、血糖等。
免疫指标检查:如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等。
血栓前状态筛查:如蛋白S、蛋白C活性、同型半胱氨酸等。
男方精液及DNA碎片率检查。
2.针对性治疗(修补拼图)
遗传因素:若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需进行遗传咨询,可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即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筛选健康胚胎移植。
解剖因素:通过宫腔镜手术等进行矫正,如切除纵隔、分离粘连、剔除肌瘤等。
内分泌因素:药物调整,如补充孕激素、治疗甲状腺疾病、控制血糖等。
免疫/血栓因素:对于抗磷脂综合征等,可能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重要提示:免疫治疗非常复杂,务必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不明原因:以支持性和经验性治疗为主,如孕后密切监测、心理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
四、
给经历者的心里话
1、停止自责
复发性流产不是您的错。它不是由您一时的情绪波动、一次正常的日常活动或吃了某种食物造成的。请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它。
2、共同面对
这是夫妇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相互支持、加强沟通至关重要。
3、寻求支持
不要独自承受。与您的医生坦诚沟通所有疑虑,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加入一些有同样经历的支持团体,分享感受会减轻很多压力。
4、保持希望
即使原因不明,多数经历过复发性流产的夫妇,在经过适当的照顾和支持后,最终都能成功拥有自己的孩子。每一次新的妊娠都是一次新的开始。
专家介绍
欧阳彦兰
妇产科主任医师
专科特长:妇科肿瘤、宫颈疾病、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月经异常、盆底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社会任职: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生殖保健专业委会常委;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防治专委会;广东省生殖免疫与内分泌专科联盟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惠州市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委员;惠州市生殖免疫与优生学分会委员;惠州市医学会;妇科微无创委员会委员。
主持及参与市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1项,发表实用型专利1项,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