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上课就犯病?可能是抽动障碍在作祟
时间:2025-07-07 作者: 浏览次数:2
小文(化名)今年9岁,最近半年反复咳嗽、频繁清嗓,干咳少痰,辗转多家医院呼吸科、耳鼻喉科治疗始终未见好转。奇怪的是,她的症状在放松玩耍、看电视或睡觉时减轻,但一上课、情绪波动就明显加重。最终,她来到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经详细检查后,初步认定为“抽动障碍”。
更多症状详解与家庭干预方法,可点击往期推文
结合患儿当时情况,中医辨证为脾虚风动(考虑鼻炎症状诱发抽动),予中药4剂口服及耳穴压豆安神定志治疗。1周后复诊,家长反馈服用中药后效果显著,干咳、清嗓子症状明显减少,并称此为半年来首次明显见效。复诊再予中药五剂及耳穴调理。一个月后患儿再次就诊,诉前两次治疗后症状消失,但近2天因感冒症状复发,程度较前稍轻,辨证后予中药口服,后续复诊巩固治疗一次。
抽动障碍中医怎么看
中医虽无抽动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慢惊风”、“瘛疭”、“肝风”、“筋惕肉瞤”等范畴。
辩证分型
01
感受外风、引动肝风
小儿因肺脏娇嫩,卫外功能不足,外感风邪,风为阳邪,风气通于肝,则肝风内生。风邪上扰头面,出现抽动症状。
02
情志失调、肝抗生风
受不良情绪影响等情志刺激,如家长过分宠溺或过度责骂),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火极生风。肝风循经上于头面,出现头面抽动;肝主筋,筋脉痉挛则出现握拳、耸肩等四肢抽动表现。
03
饮食不节、痰火内扰
小儿脾常不足,再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节制,喜食肥甘(油腻、过甜)、过咸食物, 影响脾的运化功能,痰湿内生,蕴久化热,痰热内扰心神,引动肝风,出现抽动症状。
04
先天禀赋不足或热病伤阴
小儿气血未充,肾中精气尚未旺盛。先天禀赋不足,或热病伤阴、肾阴耗伤,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肝风内动,从而导致抽动的症状。
怀疑孩子有抽动
家长应该怎么做
对于孩子出现抽动症状,家长们首先需要保持理解和包容,自身要情绪稳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理解以及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疾病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其次,积极与学校沟通,避免孩子因抽动而受到他人误解和排斥,甚至取笑。
另外,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根据抽动障碍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心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除此之外,中医治疗抽动可采用口服中药及耳穴压豆、沐足、小儿推拿等外治法综合调理,副作用少,疗效显著。
专家介绍
张丽
儿科副主任医师
曾至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进修,完成儿童生长发育中西医结合治疗专科培训,擅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过敏性疾病、消化不良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有需要,可选择以下其一方式挂号即可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