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了!中医逐月养胎法,让Ta有个“五星级”的家
时间:2024-07-12 作者: 浏览次数:752
生娃路上最怕两种情况。一是想生个娃但一直怀不上,二是次次都怀上了,但每次都留不住。
偷偷告诉你,其实我们的祖先已经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养胎方法,它就藏在在我们的中医宝库里面,那就是——逐月养胎法
“逐月养胎法”是历代医家在长期诊疗实践基础上总结的妊娠期生理规律及防治法则,其主要内容以阴阳调和,二气相感等中医理论为基础,分析妊娠中每一个月的生理特点,其均与脏腑气血筋脉密切相关,女人怀胎十月当中,每个月都有一条经脉在养胎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按照规律逐月养胎,宝宝自然安稳舒适,活泼健康。
《妇人大全良方》云“正产者,盖妇人怀胎十月满足”,十月怀胎,候至而气足,自然熟落,故逐月养胎法以十月为期,分月养之。
一月而膏,宜养肝经
胚囊初成。肝经主养,重在养肝血。青色入肝,饮食宜多吃绿叶蔬菜,如油菜、甘蓝、菠菜等,补充叶酸。宜食精熟之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安静祥和,睡眠充足。
二月血脉,宜养胆经
名始膏。怀孕第二个月时,胆经所养,小生命就像膏脂一样精美。饮食宜清淡,可食五谷杂粮,勿食辛、辣、腥、臊之品、生冷食物。不宜剧烈运动、工作劳累,慎戒房事。
三月而胚,宜养心经
始胎,心包脉养,这个时期,“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正是开始胎教的好时期。饮食宜食鱼、虾、蛋等高蛋白质。红色入心,可食红色食物,如红豆、大枣、枸杞等,益气补血;亦可少食苦味食物,如莲子、苦瓜清心安神。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
四月而胎,宜养小肠经
胎儿的五脏六腑开始初具规模。三焦经主养。饮食宜低盐,高蛋白,低热量为主,可多食山药、南瓜、胡萝卜等根茎食物,通经络,强气血,理肠胃。勿过饱,注意平和,心情愉悦,则气血畅通。
五月而筋,宜养脾经
脾经主养,胎盘与脾的功能相似,主运化,输送营养,代谢废物。黄色入脾经,食物宜黄豆、玉米等,肉类宜牛羊肉羹,这些食物可养脾气,脾气得养,则五脏受益,五脏可安。
六月而骨,宜养胃经
正是胎儿筋骨生发的关键时段,主要由是足阳明胃经所养。饮食宜高钙食物,如豆浆、牛奶、豆腐等,增加纤维素、蛋白质摄入,忌干燥炙热及寒凉食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七月而成形,宜养肺经
七月是胎儿大脑和皮毛的发育期,这使得胎儿骨节动作屈伸表现的非常活跃,正是手太阴肺经主养。白色入肺经,可食银耳、百合、莲藕等食物滋阴补气,适当食用饮食深海鱼等富含DHA和EPA食物,多喝水;忌食寒凉食物,肺乃娇脏,冷饮最伤肺。可以做些轻松、舒缓的肢体活动,让肢体关节屈伸活动起来,以利于气血运行。
八月而动,宜养大肠经
胎儿皮肤变得柔韧有弹性,而且非常光滑,身体开始变得圆润饱满的。宜按时进食,在本月胎儿开始在肝脏和皮下储存糖和脂肪,应多摄入碳水化合物和一定的脂肪酸。少吃高热量高盐食物:以免诱发或加重妊娠肥胖、高血压等。保持心情平和很重要,不要情绪过于激动,依然要保持每天的活动量。
九月而躁,宜养肾经
肾经主养,小孩儿的毛发开始快速生长。肾乃封藏之本,是精气凝聚之所。黑色入肾经,可食黑芝麻、黑豆、紫菜等,补充含铁、钙等微量元素,适当补充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芹菜、柚子等,防便秘。放松精神,听听音乐,适当运动。
十月而生,宜养膀胱经
五脏俱备,六腑各通,关节精神皆备,候时而生,这期间,小宝宝除了肺部需要在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完善功能外,其他的所有器官都已准备就绪。准妈妈们应当积极储备体力,为胎儿娩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