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狂刷存在感,这几招祛湿法老广必备
时间:2024-03-08 作者: 浏览次数:1009
回南天,
一款让你潮到“风湿”的“时尚单品”。
别害怕,让我院中医科教你几招
祛祛湿~
药
膳
推
荐
①祛湿五虎汤
食材:陈皮1瓣,赤小豆50克,生姜30克,红枣8~10个(去核),连须葱白3根,陈皮1瓣,红糖适量。
做法:食材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开水,煮30分钟,再放入红糖煮10分钟即可。
作用:赤小豆健脾祛湿、利水消肿,陈皮行气化湿,生姜解表散寒,葱白发汗解表,红糖、红枣补中益气扶正。解表散寒,祛湿而不伤正,十分适合春天阴雨绵绵、寒温无常的天气保健食用。
②黑豆养肝茶
食材:黑豆30克,桑寄生和枸杞子各15克,桂圆肉5~8粒,去核红枣6枚,鸡蛋2~3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
做法:黑豆温水浸泡30分钟后,捞起连同桑寄生、枸杞子、桂圆肉、红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加入鸡蛋、生姜再煮约15分钟。将鸡蛋取出,剥掉鸡蛋壳,再把鸡蛋放入煮15分钟,加红糖调味即可。
作用:黑豆养血乌发,桑寄生养肝血祛风湿,枸杞子、桂圆肉、红枣养血安神美颜,湿热体质的人士请勿过量食用。
③紫苏叶青瓜炒豆角
食材:鲜紫苏叶10克,青瓜300克,豆角100克,大蒜5粒,食盐、花生油适量。
做法:青瓜洗净切片,鲜紫苏叶洗净切碎,豆角洗净切段,大蒜剁成蒜蓉。热锅下油,爆香蒜蓉与鲜紫苏叶,再下青瓜及豆角炒熟,调味即可。
作用:春风易裹夹湿气而至,使人胃口不佳。蔬菜瓜果多有性凉者,亦易损脾胃,紫苏一物,其性温能中和食物之凉性,理气宽中和胃,是春季素食中不可多得的一种药食两用之物。
穴
位
养
生
章门穴
位置:章门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简易取穴:把手贴在脸上,肘尖的位置,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
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作用:可疏肝利胆,调五脏之气血、健脾。
阳陵泉
位置:屈膝成90度,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作用:疏肝柔筋,解肝胆之郁。
丰隆穴
位置: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可在附近按压感觉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
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
作用:健脾化痰祛湿。
中
医
科
— 科室介绍及挂号指南—
地址:住院部一楼中医馆
电话:0752-7806638、0752-7806746
如有需要可根据以下任意门诊进行挂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