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被蚊子咬一口就可能感染!这些预防要做好
时间:2025-07-15 作者: 浏览次数:7
目前已进入登革热高发季节
请市民注意做好防范措施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重症病例可出现多器官大量出血和休克,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
传播途径及病原学特征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图片来源:广东卫健委)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东南亚和我国海南省,以埃及伊蚊为主;在太平洋岛屿和我国广东、广西,则以白纹伊蚊为主。病原学特征:登革病毒不耐热,60℃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于-20℃可存活5年,-70℃存活8年以上。登革病毒对酸、洗涤剂、乙醚、紫外线、0.65%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敏感。
登革热的流行特征
01
地理分布
登革热主要在北纬25°到南纬25°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在我国主要发生于海南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02
季节性
登革热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在广东省为5~11月,海南省为3~12月。
03
周期性
在地方性流行区有隔年发病率升高的趋势,3~5年一次流行高峰,但近年来流行周期常不规则。
登革热该如何预防呢
目前针对登革热尚无特效药及疫苗,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01
管理传染源
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加强卫生检疫。
02
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1)清理积水,消灭伊蚊孳生地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1~2天换水,清洗根部)。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垃圾及时清理、垃圾储存容器每天清洁。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养:水缸、鱼缸等定期清理,适时放养鱼类。
(2)灭蚊
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
03
保护易感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均是易感人群
(1)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2)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3)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液,并及时进行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