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不会,玩不好,可能是“感统失调”在作怪!
时间:2025-01-06 作者: 浏览次数:111
家长们常常听到“感统”这个词,
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是感统失调。
那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
“感统”说的是“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外界刺激信息→大脑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做出适应性反应。
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是多个感觉系统失调而非单一的,所以可能同时存在以下多种表现:
【前庭功能失调】
表现为: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攻击行为、平衡能力差、方向感不好、情绪不稳定等。
【本体感觉失调】
表现为:动作笨拙,坐在座位上喜欢扭来扭去、姿势稳定差,自理活动差等。
【触觉系统失调】
表现为:害怕物或人不经意的身体触碰,或者对周围物品不敏感,容易撞到自己。
【听觉系统失调】
表现为:语言处理能力差、跟他讲话需要重复好几遍,或者说一句话需要反应很长时间,跟读长句有困难等。
【视觉系统失调】
表现为:阅读困难,跳字漏行,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等。
感统失调是疾病吗?感统失调实际上是一种障碍而非疾病,但一些疾病可能存在感统失调,如孤独症、多动症、发育迟缓等。
治疗方案
0~3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期。3~6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黄金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觉器官基本发展完善,是各种基本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6~12岁是感觉统合训练的弥补期,6岁之后,孩子的行为模式开始固化,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相对不明显,需要较大强度的训练去改善。如果孩子有感统失调的表现或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不可延误宝宝的情况,建议家长带宝宝去医院评估检查。
挂号方法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