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尾声,健脾祛湿是关键!两款药膳、两个穴位用起来
时间:2024-04-19 作者: 浏览次数:676
谷雨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该节气是胃经气血最为旺盛之时,胃为受纳之所,这也正应了谷雨万物生长越来越旺盛的特点。
养生重点应护肝及强健脾胃,保持心情舒畅,肝气调达、脾胃健旺则有助于祛湿。
养生药膳推荐
猪肝粥
材料:猪肝100~150g,粳米100g,细葱三根,生姜三片,食盐适量。做法:1.将猪肝洗干净,切成小块,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700ml左右,以文火煮粥;2.将细葱(三根)、生姜(三片)切碎,待猪肝熟透、粥稠将熟时,加入葱、姜和适量食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功效:补血、益肝。
注意:猪肝需取自健康的猪,现煮现吃,不宜放置过久。
山药芹菜炒香菇
材料:干香菇、新鲜山药、芹菜、淀粉、盐、酱油。做法:1.将干香菇洗净,用热水泡至变软,泡菇水留下备用;2.山药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3.油热后,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菇水,待汤汁略收干后,加入适量淀粉勾芡,加入适量酱油或盐调味即可。功效:养肝护肝,健脾。
穴位养生
三阴交
三阴交穴能同时调节肝、脾、肾的经气,健脾祛湿要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肝调畅气机,三脏功能协调,气血自然充足,邪气也就不会上门。
拇指点揉法:拇指指端按压穴位做旋转揉动,力度以感觉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天1次,共7次。可调理脾胃、健脾祛湿。
谷雨时节气温会逐渐升高,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会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晕眩,目赤眼花等疾患,甚至产生口气和长青春痘,因此祛湿的同时还应注意除热。
内廷穴
定位:位于足背部,在2、3足趾之间趾蹼后方的赤白肉际处之间,脚趾缝尽处的凹陷中。
按揉穴位:点按内庭穴,最好在早上7~9点早餐后进行,这时胃经气血最为旺盛。可用大拇指按压,100次为宜,每天按摩1~2次,有清胃、泻火解毒的疗效。
中医科介绍及挂号指南
如有需要可根据以下任意门诊进行挂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