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诗情画意里的中医药知识——“蒹葭”篇
时间:2023-11-20 作者: 浏览次数:1472
诗情画意的中医药知识
“蒹葭”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们在夏天赏过丰渚园的荷,
了解了夏日时令清暑祛湿的中药“荷叶”
时光渐进,秋意渐浓,
在惠州,这个月与草木的约会,
可选汝湖的东江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芦苇花开,颜色洁白,状如飞絮,连成一片的时候,像风有了形状,像初雪堪堪盖过一点大地的绿,又像秋天的云落在了绿色的芦苇杆上。洁白,风轻云淡,又带着秋水、伊人的点点苍凉。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千年以来,我们吟唱着“”蒹葭苍苍,伊人宛在水中央,与芦苇共生共长。
芦苇的特性
芦苇入药,取的是地下根。有讲究的老药工,露出甚至浮在水面上的芦根都是不用的,因用芦根取其生于“水中土”甘寒,生津液的特性。
芦苇的作用
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其味甘多液,善滋阴养肺,上可祛痰排脓清热透疹,中可清胃热生津止渴,下可利小便导热下行。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芦苇相关药膳
一、山楂芦根饮
原料:生楂9克,芦根6~9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山楂、芦根提前浸泡30分钟,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加入冰糖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消食、清胃火,清肺热。
【使用注意】适合三岁以上的小朋友。不宜天天喝,脾胃虚寒者慎服,孕妇慎服。
山楂里有生山楂、炒山楂、焦山楂
可根据以下三者区别按需选用:
生山楂除消食外,还有活血化瘀的功能,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了对胃的刺激,善于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身倦乏力。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有脾虚及泄泻。
二、芦根橄榄煲瘦肉
原料:芦根25g/人份、橄榄5枚/人份、胡萝卜100g、瘦肉100g。
【做法】(1)将芦根洗净,橄榄用刀划开,胡萝卜洗净切块,瘦肉出水;
(2)上述材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开武火煮开后调为慢火煲半小时,加入少许食盐。
【功效】清热生津、利咽润喉。适宜人群:有咽干、咽痒、咽痛等咽部不适等症。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西方哲学家帕斯卡在《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因此,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我们东方的思想,我们的中医药,是人和周围的草木自然和谐共生,中药本草治愈我们的身心,我们用思想感受草木和时间。
这是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