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啦 做事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头疼孩子“掉线”的家长看过来……
时间:2022-02-21 作者: 浏览次数:2195
新学期开始,校园钟声响起
相信很多家长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
抗拒写作业,故意拖延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不想上学
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来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一、孩子抗拒写作业,拖延症,一个作业写一晚上,类似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
答:相信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心声,也隐藏了不少关于孩子学习、写作业的“血泪史”。在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同样是表现为抗拒写作业、学习效率低和主动性差,不同孩子背后可能是存在不同的原因。
大部分可能是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这是影响个人学习表现最重要的因素,但往往我们很多家长过于重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保持孩子学习动机和掌握学习方法。当下我们的孩子本身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不小,学习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如果家长引导方式不当,容易打击孩子的学习动力。行为上就表现为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
其次,如果学习难度过大,或家长期待值过高,与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不相符,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抗拒学习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智力水平属于边缘水平,甚至是存在缺陷的孩子,常规的学习要求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的提供帮助,或者调整自身期待值,孩子容易出现消极的学习状态。
另外,我们也要警惕孩子是否可能存在有注意力或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例如,多动症的孩子由于注意力缺陷,在学习上常表现会做作业拖拉、效率低等。
在明确孩子以上行为表现的背后原因后,家长们才能有方向地去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如果考虑可能存在智力、注意力或学习能力方面的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去医院的心理行为发育专科等就诊,进一步全面评估孩子的情况。
而针对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下几个建议或许能给家长们一点启示。
1.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慎用“惩罚”或“奖励”方法
威逼惩罚的方法简单粗暴,也许能让孩子迫于压力完成目前的学习任务,起效快些,但很容易就会激起孩子对学习的反感甚至痛恨;因为惯于使用这种方式,往往会把学习和痛苦的体验联系起来。起初因为年龄小不敢反抗,但总有一天会引起孩子的抗争,得不偿失。而奖励的方式虽然看起来相对温和些,能避免鸡飞狗跳的局面,但容易给孩子输入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为了奖励而学习”,打击孩子的内在动力和学习积极性。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家长所要做的是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2.引导孩子独立进行学习规划
其实有些时候,孩子对学习的抗拒往往就可能是因为家长介入太多,做的太多,不经意间打击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有些家长会很积极认真地给孩子制定详细的学习安排表,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完成,短期内或许能提高学习效率,但长期来看不利于维护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家长应该要学会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把学习规划的主动权交到孩子手上,引导他们自己去制定合适的目标和完成计划。
3.多正面鼓励,少负面评价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情绪问题时,避免做出类似“你怎么就不爱学习?”这样的负面评价;而是要就事论事,接受孩子的情绪发泄,之后再给予正面的鼓励。例如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出现小情绪了,我们首先要接纳他的情绪“这道题对你来说有点难,所以你觉得有点受挫了,是吗?”,再给予正面鼓励“我们可以尝试用另外一种方法,也许就能解决了。”
4.以身作则,营造学习氛围
试想一下,如果家长每天都把“学习很重要,你得好好学习才有出路”挂在嘴边,但是自己在家有空的时候都在玩手机、看电视,孩子会认可你说的这句话吗?而如果家长自身能在日常家务和工作之外抽出时间学习,营造这种学习的氛围,或许不用说教,孩子自然而然也更可能会爱上学习。
二、由于寒假可能很多人比较放松,刚开学之后就会出现。比较难以适应上课时间,出现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还没有从假期的状态中恢复过来。这种该如何和小朋友进行一个正确的沟通引导?
答:不单是孩子,即使是家长自身也容易出现这种“假期综合征”。假期的时候生活规律容易被打乱,导致假期结束后学习或工作状态受影响;但一般来说都是暂时性的,能够得到调节。对于在寒暑假中的孩子,建议在假期过程中也不要完全把学习放下,家长要引导孩子坚持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在假期结束前要调整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另外,提前开始做学习规划,制定学习目标,能帮助孩子在开学后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那如果这些提前的工作都没做好,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也是要给他一点时间去适应,从尽快调整生活规律、进行学习规划方面去引导。
专科介绍
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原因纷繁复杂,如何抽丝剥茧,直击痛点?
请到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学习困难门诊来,这里有专业的儿童心理及发育行为专科团队为你排忧解难。
诊疗范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发育迟缓、智力障碍、感觉统合失调、焦虑、抑郁、咬手指、拔头发等各种情绪、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及发育行为专科简介
儿童保健科儿童心理及发育行为专科成立于2016年,诊疗范围涵盖,专科门诊量逐年上升,2021年度儿童心理及发育行为专科门诊量达1500余人次,其中与学习困难相关的如多动症、学习障碍等800余人次,专科同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沙盘游戏治疗、言语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干预治疗。
李秀红
专长:
学习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等的诊疗、亲子关系咨询和指导。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广东省厅课题5项、其他课题7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参编8部国家级教材和论著的编写。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的50多篇。主持的“汉语发育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神经心理特征和脑机制之独特性研究”获第二届(2017年)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参与的“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神经心理特征系列研究”,获第五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10)。
社会任职:
全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名词编写委员会妇幼卫生学名词编写分委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职业妇女健康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幼保健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师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广州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委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青年编委,《中国学校卫生》和《中华预防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出诊时间:留意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