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时间:2013-02-06 作者: 浏览次数:8031
我国每年有近2000 万新生儿出生,随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新生儿发育性、遗传性眼底疾病逐渐增多;近年来早产儿抢救技术的大大提高,也使早产儿存活率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上升,这些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早期筛查并诊断、治疗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在近年来已引起了国内外儿科和眼科专家的广泛重视。
新生儿眼底筛查中常见致盲性眼病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先天发育异常、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这些疾病有其特殊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存在有效治疗的“窗口期”,如果发现较晚,错过最佳时机,轻则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害,重则可以危及生命。对于儿童眼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 的盲是可以避免的。
为使惠州地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能够及时、便利地进行视网膜筛查,我院现已开展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以提高本地区新生儿眼底筛查率,降低致残率。
一、筛查对象:
(一)新生儿眼病筛查对象:惠州地区有筛查需求的新生儿,尤其是家族中有盲人或视力障碍成员。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对象:
1.胎龄≤34周的所有早产儿;
2.>34周及≤37周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高危早产儿;
3.高危的足月儿和足月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000g)。
二、筛查时间:
1.首次筛查的时间: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6周。
2.随诊时间:根据第一次检查结果而定
无ROP病变:根据情况2周或4周随访1次,直至矫正胎龄42-44周或眼底颞侧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I期病变:每周随访1次,若ROP程度下降可隔周1次,直至病变退行消失。
II期病变:每周随访1次,若ROP程度下降可隔周1次,直至病变退行消失。
III期阈值前病变:考虑激光或冷凝治疗。
III期阈值病变:应在72小时内行激光或冷凝治疗。
IV期及V期病变:手术治疗。
为了能及早发现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能得到及时治疗,请您或家属必须按医师嘱咐,定期让小孩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
三、门诊筛查流程:
1.就诊患儿家属门诊挂眼科号。
2.眼科医生解释检查有关事项,并开出检查单。
3.眼科护士对患儿进行散瞳:于检查前30-40分钟予复方托吡卡胺眼水散瞳,每5分钟点双眼1次,共3-6次。
4.眼科护士将患儿放到眼科治疗室检查床上,检查前30分钟不能进食。
5.检查前5分钟予0.5%爱尔凯因滴眼液点双眼1次。
6.眼科护士配合医生进行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
7.检查完毕,双眼滴抗菌素滴眼液,家属抱回患儿。
8.医生填写筛查结果登记表,记录检查结果,向家属交待病情及确定下次复查时间或确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9.结束检查后嘱局部滴用抗菌素滴眼液预防感染,一天4次,滴3天。
四、筛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不宜喂得太饱,避免检查时吐奶引起呛咳。
2.扩瞳药点眼后应压迫泪囊部2-3分钟,避免通过鼻粘膜引起吸收性中毒。
3.检查后当天小儿有畏光不适,注意避光。
4.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3天,预防感染。
5.按医嘱定期随访。
眼科门诊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上午8:00至12:00,下午2:30至5:30)。
咨询电话0752-7806841。
图1正常新生儿眼底图片
图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图3足月儿致盲性眼病
图4 视网膜母细胞瘤
图5 先天性青光眼
图6 先天性视乳头缺损伴脉络膜缺损
图7 视网膜筛查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