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一个骗了女性很多年的“病”!
时间:2025-10-27 作者: 浏览次数:10
“医生,报告说我宫颈糜烂!
是不是烂得很严重?要手术吗?”

先别慌!
今天小编要郑重告诉大家
一个关键信息:
所谓的“宫颈糜烂”,
绝大多数情况下,
根本就不是病!
它更像一个被名字耽误的
“冤假错案”。
01
名字吓人,真相却很简单:
一次“搬家”而已
想象一下,你的宫颈口附近有两类“住户”:
光滑的“老住户”:靠近阴道部的鳞状上皮细胞,看起来粉粉的、光滑。
娇嫩的“新住户”:靠近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薄薄的、颜色更红、看着像“颗粒状”。

关键来了:在青春期后、生育期女性(尤其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会“搬家”,向外延伸到宫颈口外(医学上称为柱状上皮外移或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种薄薄的、红色的柱状上皮覆盖了原本光滑的鳞状上皮区域,在妇科检查时,看起来像是“糜烂”或“破皮”的样子。这其实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02
为什么说它“不是病”?
因为它本来就没坏!
生理现象:它是雌激素作用下的正常表现,尤其在年轻女性、孕期女性中非常常见。随着女性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如绝经后),柱状上皮会慢慢退回宫颈管内,“糜烂”样外观也就消失了。
无需恐慌:这个“看起来红”的区域,并不是真的“烂了”、发炎了或者溃疡了。宫颈本身的结构是完好的。
03
那为什么还要写在报告里?
医生关注点在哪里?
妇科医生在检查时描述“宫颈糜烂样改变”或“柱状上皮外移”,主要是在描述一个外观现象。医生真正关注的是:
1、有没有合并感染或炎症?比如白带是否异常、同房后是否出血。
2、宫颈有没有真正的病变?这才是关键!医生需要通过宫颈癌筛查(TCT和HPV检测)来判断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如癌前病变或癌变)。“糜烂”外观本身与宫颈癌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04
需要治疗吗?
绝大多数时候:不需要!
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
单纯生理性的柱状上皮外移(“糜烂”外观):
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白带正常、无接触性出血),宫颈癌筛查结果正常。
恭喜你!完全不需要任何治疗!定期做常规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即可。任何针对“糜烂”本身的物理治疗(激光、冷冻、微波等)或药物,都是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什么情况才需要处理?
合并了明确的宫颈炎:比如白带化验提示病原体感染(如衣原体、淋球菌等),或有明显炎症症状。此时治疗的是感染本身,而不是那个“糜烂”的外观。
宫颈癌筛查发现异常:如TCT提示LSIL/HSIL或HPV高危型持续感染等。此时需要根据病变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阴道镜检查、活检、LEEP刀等),处理的也是病变组织。
05
重要提醒:
擦亮眼睛,别被名字忽悠了!
01、“糜烂”≠疾病
请牢记,它只是一个描述性的、过时的术语,不代表宫颈有病、更不代表会得癌!
02、筛查是金标准
无论宫颈外观如何(光滑还是“糜烂”),定期进行规范的宫颈癌筛查才是守护宫颈健康最最重要的防线!外观不能代替细胞学检查!
03、警惕过度医疗
当遇到“宫颈糜烂”的诊断时,您可以多方咨询,了解不同的治疗方案。我们建议在选择物理治疗或手术前,也可以到正规医院妇科听取更多专业医生的意见,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宫颈“糜烂”的真相,就是一次柱状上皮细胞的正常“搬家”。它外表看着有点红,但里面好好的,不是病,更不需要治!别再被这个吓人的名字欺骗了。放下不必要的焦虑,把精力和关注点放在每年一次规范的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上,这才是真正保护宫颈健康的明智之举!

粤公网安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