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三健”从我做起!一文读懂“做什么、怎么做”
时间:2025-09-29 作者: 浏览次数:229
每年的9月1日是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
整个9月也被定为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
今年主题是: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今天,来为大家解读
“三减三健”健康理念,
无论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
这些知识都将为您
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什么是“三减三健”?
“三减三健”是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包括“三减”(减盐、减油、减糖)和“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一理念基于大量科学研究,旨在预防慢性疾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三减”
从源头控制健康风险
减盐
每日不超5克,降压防卒中
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高血压、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
实用技巧:
使用限盐勺和定量盐罐;
多吃新鲜食材,少吃加工食品;
巧用酸味(柠檬汁、醋)和香料(葱姜蒜、花椒)替代盐分;
选购包装食品时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
孕期特别提醒:过量盐分摄入会加重孕期水肿和高血压风险,建议孕中期后期更严格控制盐摄入。
减油
每日25~30克,控脂保心脑
过量摄入油脂会导致肥胖、高血脂和心脏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烹调用油25~30克(约2~3白瓷勺)。
前沿知识:
关注脂肪酸平衡: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牛油果)和ω-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摄入。
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避免人造黄油、起酥油和反复煎炸食品。
烹饪创新:尝试蒸、煮、炖、凉拌等低油烹饪方式,使用不粘锅和空气炸锅减少用油量。
减糖
每日添加糖不超50克,最好25克以下
过量糖摄入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和龋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最好控制在5%以下(约25克)。
隐藏糖来源警惕:
饮料、果汁、甜点;
调味奶、风味酸奶;
酱料(番茄酱、沙拉酱);
“健康”食品如谷物棒、果脯等。
甜蜜替代方案:
选择完整水果代替果汁和甜点;
饮用白开水、淡茶代替含糖饮料;
阅读食品标签,识别白糖、蔗糖、果葡糖浆等各种形式的添加糖。
“三健”
构建全面健康基础
健康口腔:不仅是牙齿的事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牙周病与心脏病、糖尿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等多种健康问题关联。
全生命周期口腔护理:
婴幼儿:出生后即开始口腔清洁,第一颗牙萌出后开始刷牙
孕产妇:孕期激素变化增加牙龈炎风险,需加强口腔护理
中老年人:定期口腔检查,及时修复缺失牙
前沿观点:口腔微生物组与肠道微生物组相互影响,共同调节全身免疫和代谢功能。
健康体重:质量胜过数量
体重管理不是简单的减肥,而是达到和维持适宜体重状态。
科学体重管理新理念:
关注体成分而非单纯体重:肌肉量比脂肪量更重要
关注脂肪分布:腰围是重要健康指标(男性<90cm,女性<85cm)
设定合理目标: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
孕期体重管理:根据孕前BMI制定增重计划,避免“吃两人份”的传统误区,孕期适度增重有助于母婴健康。
健康骨骼:投资未来的自己
骨骼健康关乎一生活动能力,骨量积累主要在儿童青少年期,峰值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之后逐渐下降。
全生命周期骨骼养护:
儿童青少年期:加强钙和维生素D摄入,多多负重运动;
孕产期:满足胎儿骨骼发育需求,预防母体骨钙流失;
中老年期:注重防跌倒,维持骨密度;
前沿推荐:
维生素K2(纳豆、发酵食品)有助于钙质定向沉积于骨骼;
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抗阻运动对骨密度改善效果显著。
“三减三健”与特殊人群
1.孕产妇
两人的健康,一代的未来
孕期实施“三减三健”不仅关系孕妇健康,更影响胎儿长远健康。研究表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会影响子代慢性病风险(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理论)。
特别建议:
增补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
适度运动如孕期瑜伽、散步有益健康
控制妊娠期血糖和血压异常风险
2.婴幼儿
健康起点决定一生轨迹
生命早期1000天(从怀孕到2岁)是预防成年期慢性病的关键窗口期。
喂养建议: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辅食添加不加盐、少糖、少油
建立多样化饮食习惯
整合实践:
让“三减三健”融入生活
实现“三减三健”不是短期节食,而是长期生活方式优化:
1.智慧采购:购买新鲜食材,少买加工食品
2.厨房改造:准备限盐勺、控油壶、小号餐盘
3.全家参与:让孩子参与食物准备,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4.循序渐进:每周做一个小改变,逐步适应健康口味
5.定期监测:测量体重、腰围,定期体检
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而是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让我们从“三减三健”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投资。记住,每一个小改变都是迈向健康的一大步!
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如有特殊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