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牙齿历险记:打败龋齿怪兽的4个秘密武器

时间:2025-04-29   作者:    浏览次数:48   

微信图片_20250505105056

牙齿是我们身体里的战士,

它帮我们咬苹果、嚼糖果、吃火锅……

可是,牙齿也有自己的敌人

龋齿!


龋齿俗称蛀牙蛀牙并不是说牙齿被虫吃掉了,所谓的牙虫其实是指我们口腔内的多种细菌(特别是致龋菌)。很多人认为龋齿都是黑色的,其实不然。龋齿刚开始仅仅是脱矿表现为牙面失去光泽,呈现白垩色的改变(白墙色),但牙面没有实质性缺损。随着蛀牙的发展,牙面进一步被腐蚀,从而出现牙洞

 

乳牙龋齿的3隐形炸弹

 

1. 疼痛与感染风险

龋齿并不是静止不动。当细菌突破牙釉质、牙本质侵入牙髓时,孩子可能出现夜间痛、冷热刺激痛甚至面部肿胀。儿童因龋齿引发急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严重者可能发展为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505105058

2.恒牙发育危机  

乳牙牙根下方埋藏着恒牙胚。当龋齿发展为根尖炎症时,细菌毒素可能会直接影响恒牙釉质发育,导致恒牙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或凹陷。更有甚者,炎症可能直接破坏恒牙胚,造成恒牙先天缺失或畸形,也容易导致牙列不齐。

3. 颌骨与面容隐患

长期单侧咀嚼(因龋齿疼痛不敢用患侧)会导致下颌骨发育不对称,形成“大小脸”。后牙大面积龋坏还会造成咬合高度降低,影响颞下颌关节发育,这些改变可能在孩子成年后需要正颌手术才能矫正。

 

破除4大认知误区


误区1:乳牙蛀了不用管,等换牙就行真相:乳前牙6~7岁替换,乳磨牙要到10~12岁才脱落。一颗4岁出现的龋齿如果不治疗,将带着细菌持续破坏6~8年,可能影响整个牙列健康。

微信图片_20250505105107

误区2:孩子抗拒看牙,强行治疗会留下心理阴影真相:现代儿童牙科采用“Tell-Show-Do”(讲解-演示-操作)行为引导技术,笑气镇静、STA无痛麻醉、全麻等舒适化技术,能让孩子在轻松状态下完成治疗。

误区3:乳牙补了也没用,还是会掉牙

真相:及时治疗尽可能保留乳牙至正常替换期或减缓龋齿的进展速度,维持牙齿的咀嚼功能和间隙保持作用。过早缺失乳牙会导致邻牙倾斜、恒牙萌出障碍。


误区4:窝沟封闭能一劳永逸

真相:窝沟封闭仅能预防咬合面龋齿,对邻面龋无效。且封闭剂存在脱落可能,每年定期检查+涂氟+正确刷牙才是完整的防护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505105110


家庭防护指南

 

1

刷牙革命

3周岁以下建议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6周岁前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刷牙及配合使用牙线完成“睡前深度清洁”

 

 

2

饮食管控

建立“甜食日”制度(如每周六吃一次糖果),避免全天候间断性摄糖。

 

3

定期检查

建议1周岁时开始进行口腔检查,6周岁以下的儿童建议每3个月进行口腔检查,6周岁至12周岁的儿童建议至少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并处理。

 

4

技术加持

正确使用电动牙刷+冲牙器可以提高口腔清洁效果,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口腔环境,减低龋齿的风险。

儿童龋齿的本质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绝非简单的“牙齿发黑”。及时治疗不仅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更是对孩子未来颌面部发育的投资。当发现孩子牙齿出现白垩色斑块、黑色沟壑或食物嵌塞时,请务必尽早预约口腔科就诊。

 



医院邮箱:dyfybjy@huizhou.gov.cn   咨询电话:0752-7806333(总机) 投诉电话:0752-7806563 传真:0752-7806733

版权所有: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联系地址: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演达四路5号

Powered by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2011-2024,   技术支持:青青网络 Inc

粤ICP备13007494号 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246号 粤卫网审(2012)88号


本站访问量: 68762561 -2024-06-03开始统计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