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妇幼儿童保健部党支部党员、儿科医生廖康荣的驻守记
时间:2025-04-01 作者: 浏览次数:44
“以前孩子发烧,半夜要开几十公里去市区医院挂急诊,现在家门口就有三甲医院的专家,太方便了!”李女士抱着康复的孩子,在横河镇卫生院门前满脸感激。
这个让小镇患儿及家属振奋的好消息,要从一位穿白大褂的“新村民”说起,2025年初,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廖康荣,积累了十多年的行医经验,带着两大箱专业书籍来到了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驻镇帮扶的横河镇卫生院,他把三甲医院的诊疗水平“移植”到了这片土地上,提升了基层诊疗水平,切实为当地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从零起步打造标准化儿科诊室
廖康荣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授课
据悉,这个常住儿童超3000人的小镇,之前连专业儿科门诊都没有,不仅设备老化、医生紧缺,让很多家长曾在深夜抱着高烧的孩子,在偏远的乡道上心急如焚。“我不仅是医生,更是共产党员。”面对乡亲们的困境,廖康荣暗暗下定决心,要改变现况,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他就给乡亲们带来了福音,首个标准化儿科诊室在这里落户,开展急救培训及授课12场,通过“一对一”“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当地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提升了对患儿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指导和梳理了儿童常见病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等。
践行初心,深受爱戴
在儿科诊室里,廖康荣的暖心故事温暖着每一个家庭。一天,9岁的子豪因支气管肺炎反复高烧、夜咳难眠,5岁的小钰因胃肠炎脱水虚弱得吃不下饭……留守儿童的病情让照顾他们的老人焦急万分。廖康荣的到来,让村民们安心不少,让他们更暖心的,不仅是廖康荣专业的医术,还有廖康荣“视患如子”的情怀,廖康荣不仅为孩子们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查房时总会半蹲在病床边轻声安抚,用温暖的手掌测量体温,面对焦虑的家属坚定鼓励:“孩子会好起来的,不用担心!”经过精准用药和日夜守护,子豪终于退烧安睡,小钰也重新露出笑容。自驻镇开诊以来,这位被乡亲们称为“孩子健康守门人”的医生,无论是深夜急诊还是节日值守,那件白大褂总能让家长安心。眼下正值儿童呼吸道和肠道疾病高发期,他不厌其烦地提醒家长,若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还贴心地留下联系方式,让家长随时随地找到他。
“造血”疗法 “医”路守护
“光治病不够,我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廖康荣从踏上横河镇时就暗暗许下承诺,他手把手教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识别儿童急危重症情况,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带着年轻医生前往各个乡村义诊,如今,卫生院能独立处理儿童哮喘、重症肺炎等病症,乡亲们不禁感叹“咱们孩子生病,再也不用走远路了!”
看着美丽的横河风景,望着嬉戏中的孩子,廖康荣想得更多的是让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眼镜片上泛起的微光照亮着前行的路,这条乡村振兴的路上,有着许许多多像我们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廖康荣这样的青年医生,他们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正阔步向前,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党委高度重视驻镇帮扶工作,在深化省委“1310”部署,落实“百千万工程”上持续发力,大力为横河镇卫生院提供“硬件、软件”的物力、人力支持,建立标准诊疗规范,加大医护培训力度,提高诊疗水平,使该院实现儿科住院患儿“零”的突破,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正是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贡献着智慧与力量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