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和疫苗会“打架”吗?
时间:2025-01-06 作者: 浏览次数:144
近期,气温冷热交替,反复无常,致使众多成人与儿童因患上某种疾病而正处于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无论是用药期间,还是从患病直至痊愈,都需耗费一定时长。那么在这期间,究竟该如何妥善安排疫苗接种呢?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在服用抗菌药物之后,究竟应当如何正确地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的种类
疫苗可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重组疫苗。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培养细菌或病毒生长,然后利用加热或化学品处理手段使其灭活,进而制成疫苗。灭活疫苗没有活性,不能自我复制。常见的灭活疫苗如下表所示:
注:灭活疫苗不是通过感染而激发免疫系统,因此在免疫缺陷病人中也是可以使用的。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来源于致病性的病毒或细菌,这些致病源在实验室里经过长期且反复的培养,其毒性逐步降低,最终被改造成既能在人体内复制生长又可刺激免疫系统,同时又不会引发疾病的疫苗。不过,减毒活疫苗能够在人体内持续复制生长,对于一些存在免疫缺陷的病人或者正在接受某些药物治疗的儿童而言,由于其机体难以正常控制这些活疫苗的复制过程,可能会诱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减毒活疫苗详见下表:
服用抗菌药物
对疫苗是否有影响?对于轻度的呼吸道感染、腹泻病等,只要不伴有发热症状,就不会对疫苗接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产生影响。若儿童出现发热情况,建议在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再进行接种。针对中重度急性疾病患者,则应在疾病稳定期或恢复期再行接种。倘若正在口服感冒止咳等药物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等,这些均不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事实上,接种灭活疫苗和病毒减毒活疫苗时,抗菌药物通常既不会干扰疫苗接种效果,也不会引发严重的副反应。
然而,对于细菌减毒活疫苗,如卡介苗、口服伤寒疫苗等情况则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在接种卡介苗后的较短时间内,因病情原因必须使用抗菌药物,并且使用抗菌药物所带来的益处大于其可能对卡介苗产生的潜在影响时,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且过后卡介苗无需补种。但倘若使用的抗菌药物对该细菌具备杀菌或抑菌功效,那么便极有可能减弱疫苗接种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外权威指南表明:
1.轻度急性疾病或轻度发热(<38.5℃),均可接种疫苗。
2.正在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正常接种疫苗且抗菌药物的使用一般不会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反应。
温馨提示:若您在接种疫苗前或接种疫苗后,有任何疑虑或不适症状,可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
药学门诊预约方法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
接种门诊预约方法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
特需儿童接种门诊预约方法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