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生长发育
时间:2011-11-29 作者: 浏览次数:7374
小儿乳牙由上、下各4颗切牙、2颗尖牙、4颗磨牙组成,共20颗。开始萌出的时间,早的4个月开始出牙,晚的可到10至12个月,出牙时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虽说应在约6个月大时长出第一颗牙齿,不过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所以,一般无需过度担心,通常只是长牙时间的快慢不同,并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
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小孩子1岁左右才出第一乳牙的,仍属于生理范围。但我们一般将10个月未萌牙判定为出牙延迟。
宝宝出牙延迟原因:
1、母亲妊娠期如果钙的摄入不足可以影响胎儿乳牙、恒牙的钙化和骨骼的发育,宝宝出生后易出现佝偻病。
2、萌牙时间晚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婴儿的父母出牙晚,宝宝出牙也可能较晚。
3、健康的牙齿结构需充分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C、D等营养素和甲状腺激素。如果出现营养素的缺乏,也会导致出牙延迟。宝宝乳牙迟萌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小儿缺钙),因为缺钙可迟至1岁多才出牙,而且牙釉质发育差,容易出现龋齿。
4、食物的咀嚼有利于牙齿生长。一直以流食为主喂养,喂养单一等,都会造成他们出牙晚。
5、牙齿发育异常时可见外胚层发育不良与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疾病。
宝宝出牙延迟的处理:
1、做到合理喂养,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2、多晒太阳。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常晒太阳可以帮助宝宝骨骼健康成长,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晒太阳是一门学问,想要科学的晒太阳,就要注意给宝宝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合的穿着和适宜的环境。晒太阳的时间夏季宜在早晨,冬春季可以在午后。应尽量暴露皮肤让阳光直晒,寒冷季节可只露出面部和双手。晒太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可用纱巾或帽子等物遮挡一 下。夏季晒太阳应注意防止皮肤灼伤,可以在阳台或树荫下活动;冬季要避免着凉而感冒;屋内晒太阳应打开窗户,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宝宝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3、给孩子补钙与否,主要是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实际情况来决定,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钙,但要结合检查及其所表现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来决定。孩子缺钙常表现为囟门闭合迟缓、头发稀少、出汗多、爱哭闹等,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制剂和鱼肝油滴剂,并注意辅食合理,对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
宝宝出牙“不良”反应:
1、发热:有些宝宝在牙齿刚萌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只要体温不超过
2、腹泻:有些宝宝出牙时会有腹泻。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3、流涎(俗称流口水):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应为宝宝戴口水巾,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