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药疹”致6岁孩子“体无完肤”,全力救治18天后重获“新生”
时间:2024-06-08 作者: 浏览次数:629
5月2日上午,一名疑似“手足口病”的患儿元元(化名)由县医院转诊至我院。
惊险
6岁孩子“体无完肤”,让人心疼。
“孩子刚来的时候可以说是‘体无完肤’,着实让人心疼。”儿二区副主任谢中勇介绍,当时经首诊医生查体发现,元元不但高热,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伴有少许水疱,部分地方还有破溃、渗液,眼睛也肿胀到难以睁开,口唇红肿、皲裂。6岁的元元在就诊过程中因病痛而发出微弱的呻吟,大片大片的皮疹让他瘙痒、疼痛难忍,但又忍不住去挠,导致脆弱的皮肤破溃出血。特别是元元的嘴唇以及口腔黏膜溃疡糜烂,进食都成了问题。
“我们意识到元元情况不简单,怀疑孩子并非是手足口病。”我院儿二区医师杜伟是当日首诊医生,他怀疑元元有可能是严重药疹。果然到下午,元元皮疹、黏膜损害进一步增多、加重。
随后他立即追问家属,得知元元入院前因发热曾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司他韦及中成药”等治疗,然后开始出现皮疹伴瘙痒、疼痛,黏膜溃烂,而且越来越严重。
治疗
组建多学科会诊,全力救治元元
结合入院前相应的服药史、病情发展及临床表现,值班医师立即上报,由我院儿科二区科主任卢远达、副主任谢中勇、主管医生骆文敏及护长谢瑞菊等与儿童重症监护室护理团队共同组建医护救治团队,同时积极联合眼科、皮肤科、药剂科、口腔科、外科等开展多学科会诊,诊断为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并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护理方案,全力救治元元。
元元年仅6岁,病情急,发病迅速,在诊断明确后进行了抗感染、免疫调节、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但黏膜剥离情况仍在继续发展。
5月4日,我院儿二区在院麻醉科、输血科、内科等多科协助下成功为患儿开展了我院新技术新项目——血浆置换治疗,在精准治疗和护理下,终于控制了病情发展进程。
出院
严重皮肤创伤的小男孩终于获得涅槃重生
随后元元进入了缓慢的恢复期。护理团队细致的护理让疼痛不已、多处皮肤剥脱受损的元元皮肤迎来新生。
治疗前
治疗后
入院第18天,严重皮肤创伤的小男孩终于获得涅槃重生,除外口唇黏膜尚未完全恢复,元元好转出院。医护团队叮嘱后期定期返院复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近日,家属携元元返院复查时,特意带上锦旗和感谢信。我院儿科团队定会不负众望,为呵护儿童健康作出更大奉献。
感·谢·有·你
♥
科普时间到!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又名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严重表皮松解性药物不良反应疾病谱的不同表型,是由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表皮松解面积可分为SJS(表皮松解面积 < 10%体表面积)、重叠型SJS-TEN(表皮松解面积达10% ~ 30%体表面积)、TEN(表皮松解面积 > 30%体表面积)。
儿科人群中SJS的发病率为5.3/100万,TEN为0.4/100万,但SJS和TEN发病率虽低,却有很高的病死率(SJS和TEN的病死率分别为1%~5%和30%~50%)。
临床表现:SJS和TEN初始均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眼部刺痛等前驱症状。皮肤疼痛是明显的初发体征,皮损最早见于躯干的胸骨前区、面部及手掌。皮疹早期形态学改变包括伴或不伴有非典型靶型红斑和紫癜性斑疹,并有迅速融合的趋势。大多数患者出现口腔、生殖器和(或)眼黏膜的红斑糜烂,部分伴有呼吸道及胃肠道损害。疾病初期眼睛受累很常见,表现为急性结膜炎、眼睑水肿、结膜粘连和角膜溃疡。表皮松解发展至大范围,出现广泛的表皮坏死剥脱。
SJS/TEN的预防:
1.遵医嘱用药,按时复诊,不私自改剂量及联合用药。
2.避免乱用药,不接触已确认的致敏药物,每次看病时应先告诉医生。
3.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就诊。
科室简介
儿科二区、儿童重症监护室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二区成立于2014年5月19日,主要收治病种范围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手足口病、腹泻病、川崎病、呼吸暂停、儿童糖尿病、矮小症、性早熟等。包含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主要收治各种重症感染、DKA、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心肺复苏、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危重患儿。已开展呼吸机机械通气、床旁小儿电子支气管镜诊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RRT)、深静脉穿刺、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等有创无创检查在内的多种危重病急救监护技术。
科室地址:住院部5楼东区
科室电话:0752-780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