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小儿血尿怎么办?教您如何分别真假血尿
时间:2024-03-15 作者: 浏览次数:969
2024 年 3 月 14 日是第 19 个世界肾脏日,今年肾脏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
了解肾脏,关爱肾脏,保护肾脏健康
▼
当爸爸妈妈们拿着尿检报告的单子,看着尿隐血 / 潜血阳性、尿蛋白阳性的结果时,往往是心里怕怕的。
大多会联想到肾脏病,甚至尿毒症等字眼,进而焦虑不安。
不要慌,赶紧搬好小板凳,
今天就让我们讲解--儿童血尿的秘密
1
血尿的诊断首先要排除假性血尿
当小儿尿色发红时,需要鉴别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真性血尿是指尿液中有红细胞;假性血尿是指尿液颜色像血,但尿液中并无红细胞。
假性血尿通常见于以下情况:
摄入某些食物如甜菜、黑莓、红心火龙果,含有人造色素的食物,服用部分药物(如大黄、利福平、磺胺等);
新生儿尿中排出较多尿酸盐时;
挤压伤、烧伤、疟疾、急性溶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
新生儿假性月经、血便或月经污染等。
2
何为真性血尿?
镜下血尿:离心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量增多超过正常范围(>3/每高倍镜视野)。
肉眼血尿:如果肉眼观察为红色、浓茶色尿,甚至有血凝块,同时离心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增多超过正常范围。
划重点!!!
若尿隐血阳性,但多次晨尿检查尿沉渣镜检红细胞个数 <3/ 每高倍镜视野或者红细胞计数都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不诊断为血尿!
那么,如果宝宝血尿了怎么办呢?是不是得了肾病?需要怎么治疗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根据红细胞形态血尿可分为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两类
(1)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特点:红细胞形态呈均一性,尿红细胞畸形率 <20% 或均一性红细胞 >70%。
常见原因:
a. 血管性疾病:肾动脉血栓、肾静脉血栓、肾血管畸形等;
b. 全身性疾病引起尿路出血:如抗凝剂过量、部分抗生素、血液病等;
c. 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道感染、泌尿系结石、多囊肾、出血性膀胱炎、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或称胡桃夹综合征)。
其中家长听到更多的是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或称胡桃夹综合征),这个也可以说是良性问题,往往晨尿尿红细胞正常,而活动后出现镜下血尿,一般无特殊处理,主要是定期随访复查晨尿尿沉渣+尿液分析、以及左肾静脉血流超声检查。
(2)肾小球源性血尿
特点:尿红细胞形态呈非均一性或混合性,尿红细胞畸形率 >80%。
常见原因:
a.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IgA 肾病、新月体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
b.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血管炎等;
c. 遗传性肾病:Alport综合征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肾小球源性血尿是良性的,一般不会对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最常见的原因为薄基底膜肾病,又称为良性家族性血尿,会发现多家族中有多位亲属均存在镜下血尿,大多身体健康。这种血尿,尿微量蛋白多在正常范围,一般不需要治疗,需定期随访复查晨尿尿沉渣以及尿微量蛋白水平。
那发现孩子已经有血尿了怎么办?
1
出现肉眼血尿要重视,及时就诊。
首先不要慌张,这是身体发给我们的预警信号,提醒我们需要及时就医。
然后观察:血尿的颜色、血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排尿开始、结束,还是整个排尿过程),是否有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有没有血丝、血块等;这些细节都会帮助医生了解病情,选择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
镜下血尿是不是就没关系呢?
出现镜下血尿也需要重视,随访,也是一种治疗!
仅仅镜下血尿,若不合并蛋白尿、血肌酐正常,可定期随访。若随访过程中,出现血尿增多、合并尿蛋白异常或肾功能受损,需进行进一步检查评估;
若合并有血尿家族史,需警惕遗传性疾病,建议完善基因检测,密切随访。
若确诊镜下血尿,同时发现尿常规尿蛋白阳性或者尿微量蛋白水平升高,提示儿童患肾脏疾病的可能性较大,需尽快至儿童肾脏专科就诊。
专家介绍
如有需要
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挂号:
方式一、公众号入口:
方式二、小程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