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判消化,小儿积食有妙方「附食谱」
时间:2024-03-14 作者: 浏览次数:868
春天,草木发芽,绿意盎然的枝头
绽放着无尽的生命力,
孩子们也随万物生长,
关注孩子的脾胃功能成为
促其健康成长、远离疾病的重点。
“春主肝”
春天应肝木之气
在春天这种阳气升发但又环境潮湿的时节里,随着气温的上升、雨水的增多,孩子们则更容易出现脾胃积热、湿热等问题,家长们有意识地防积食、祛湿气是避免孩子生病的重要之举。
我们如何才能避湿呢?
1. 首先家长应注意家庭环境祛湿,如关窗、抽湿,烘干衣物以保证孩子的衣物干燥;
2. 其次注意饮食,减少进食如水果、蛋糕等易生湿的食物;
3. 另外可适度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
4. 再者学习如摩腹、捏脊、揉板门、运八卦、清胃经等常见推拿手法,以助消化。
如果孩子已经生病了怎么办?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乃后天之本”,脾胃不好,人体摄入营养物质的能力便下降,而脾胃的运化功能强弱与否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发展期的儿童来说至关重要。
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明代世医万全指出“三有余,四不足”,明确提出“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幼小无知,口腹是贪”,进食不规律、过饥过饱、饮食偏嗜诸如此类均称为饮食不节,本就不足的脾胃,还要超负荷工作,生病便在所难免,特别是当生病的孩子要求吃蛋糕、面包、水果之类的食物时,家属无奈一律满足,可想而知,孩子既伤的脾胃只能更伤了。
想知道孩子脾胃好不好?
教你这几招
那么怎么知道孩子的脾胃好不好、如何判断孩子消化怎么样呢,建议家长们要坚持用好“10秒判消化”,每天在孩子早餐后1小时左右花上10秒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睡眠,以孩子自身作参照,从以上4个方面了解孩子有无积食、有无湿气重情况,今日宝贝舌苔又白又厚、口气酸臭、大便烂或者酸臭或者夹不消化食物、睡眠不安或哭闹,这都意味着过去这两天的饮食不合理了,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尽量清淡些(素食最佳)。
这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点药膳,家长们耳熟能详的“三星汤”就可以用起来了;另外“和中饮”于日常保健尤为得力。
三星汤
三星汤
药物组成:鸡内金6克,山楂8克,麦芽10克
煎煮方法:
1.上3味药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
2.大火煮沸,小火慢煲约30分钟,晾温饮用;
3.鸡内金可替换为谷芽10克,三者放入药煲中煮20~30分钟即可。
和中饮
和中饮
药物组成:太子参5克,麦冬3克,谷芽10克,薏苡仁10克
煎煮方法:
1.上4味药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慢煲约30分钟,晾温饮用;
2.此方乃药食同源方,也可用上4味药与瘦肉或排骨同煲汤服之。
如果家长您不能很好地把握孩子的疾病状态及用药的话,请尽早到惠州市第一妇幼儿科(门诊楼1楼)、中医儿科(门诊楼1楼)或者中医科(住院部1楼)进一步诊治!
医生介绍
陈淑琳 主治医师
2014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2023年于广东省中医院进修中医儿科,在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方面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优势!
擅长:儿科常见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儿童体质辨识和日常调理。
出诊时间:每周五下午
地点:门诊一楼儿科门诊(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