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 儿童饮食,切记这6点!
时间:2024-02-10 作者: 浏览次数:871
春节到来,大家不是在吃吃喝喝,就是在去吃吃喝喝的路上。尤其是被解禁零食饮料的小神兽们更是吃个不停,从而导致儿童消化疾病高发,那我们该如何改善儿童消化不良的状况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容易消化不良?
一是因为食物与年龄不匹配,不易消化
一句话总结:什么年龄段吃什么。因为小婴儿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以及固体食物 (如软饭、面包等)转变,所以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喂养。
3个月内的婴幼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烂、细、软,比如,可将青菜切碎,弄烂,做成菜泥。而对于 2~3 岁的婴幼儿,因为己经有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点。
二是第一次吃
举个例子: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虾,觉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许多,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让婴幼儿新试吃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让他慢慢适应。三是食品搭配的合理性婴儿4个月过后,父母就需要给孩子增加奶类以外的辅助食品,要注意给予孩子营养平衡的饮食,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素。粮食是最基础的食品,而肉、鱼、奶、蛋、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身体所必需的。孩子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一般为
1.腹泻,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大便有酸臭味,大便水分较多或其中含有不消化食物,甚至有较多粘液或者呈糊状大便。
2.胃口变差,不思饮食,口臭明显。几日不排大便,腹胀,肚子“咕咕”响的厉害。
3..吃饱后容易呕吐,间中会诉有腹痛,以脐部为主,很快能够自行缓解,小婴儿好哭闹。
4.总体上精神是好的
市一妇幼儿三区主任医师王凯萍提醒:假期过于”放纵“孩子的胃,十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想要改善要牢记以下5点:
纠正饮食行为是根本
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家长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定时定量,少吃零食
养成孩子定时定量吃东西的习惯十分重要。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零食,到正常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会没有饥饿的感觉。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
改正饮食不良习惯
因饮食不当造成消化不良的治疗主要是调整饮食。有饮食习惯不良者应改正,较重者可先禁食8小时,然后给予稀释牛奶,3日后恢复到正常饮食。
注意营养搭配,切勿暴饮暴食
如果有胃肠道以外的感染,应及时治疗。对于体质性腹污,如佝偻病、湿瘆及营养不良,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专心吃饭,培养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在吃饭时可让幼儿自己参与,捧饭碗、拿小勺,挑选自己爱吃的食物,这样孩子既学会了吃饭,又培养了对吃饭的兴趣,营造吃饭的愉快氛围。
注意!有的孩子吃不下饭或不想吃饭,父母就会大打出手,甚至辱骂批评孩子,造成孩子每次吃饭都泪水涟涟。这样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讨厌吃饭,害怕吃饭,吃饭就成了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专家介绍
王凯萍
儿三区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儿科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治及普儿危重症的救治。
专科门诊: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妇幼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