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进入活跃季,您准备好了吗?
时间:2021-11-15 作者: 浏览次数:2166
据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一、什么是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
二、流感病毒怕什么?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
三、流感病毒如何传播?
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警惕。
四、得了流感后有什么表现和危害?
1.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2.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3.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五、万一得了流感后,应如何处理?
建议就诊,让医生评估病情,再选择以下处理措施:
1.应当尽早隔离治疗,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2.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
4.合理选用退热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5.辨证使用中医药。
6.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7抗病毒治疗: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当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
六、如何让宝宝远离流感?
01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02接种流感疫苗
对于60岁及以上老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七、专家简介
谢中勇,男,发热门诊主任兼儿二区副主任,儿科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危急重症和传染病的抢救及管理。专长于牛奶蛋白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咳嗽、儿童常见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诊治,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课题三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两项,惠州市科研课题两项。
社会任职: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临床学会儿科呼吸专委员常委、广东省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管理协会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儿科呼吸介入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儿童急救、危重症处理与治疗,对儿童呼吸、消化道等疾病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
专科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