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筛查,您重视了吗?
时间:2021-10-15 作者: 浏览次数:2403
很多宝爸宝妈都会有个疑问:我们家族没有严重遗传病,宝宝生下来也很健康,为什么要采足底血检查呢?这么小就采血,想想都心疼,能不能不做这项检查呢?做这项检查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这个问题,10月14号,我院儿童保健科推出网络直播课,由新筛专科医生细细为您解答!
直播回看:http://dc.haici.com/nengyi/user/h5#/live/home?id=1629
什么是新生儿筛查?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筛查主要查4种疾病,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这项检查目前在广东省内由政府补贴免费进行的。
健康的宝宝,还有必要筛查吗?
有!不要小看这四滴血。有些疾病在新生儿早期,如出生后数小时或几天内即发病,但部分疾病却可延迟至幼儿期、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而等到症状表现出来时再治疗已为时已晚。因此,只有通过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这类疾病的发生。如果这项筛查早期检测出阳性,那么,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父母回院复诊,进一步排查这四个疾病(先天性甲低、蚕豆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苯丙酮尿症)。如果不幸真的确诊,通过我们早期的治疗,宝宝是完全可以健康成长的。如果不筛不管不治,那么绝大部分孩子将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的发育。
G6PD缺乏症
关于G6PD缺乏症:指的是G6PD酶先天性缺乏引起的一类疾病俗称“蚕豆病”,属于伴X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多数患者,特别是女性杂合子,平时不发病,无自觉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在食用蚕豆、服用或接触某些药物,
感染等诱发因素下,出现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急性溶血反应。
G6PD缺乏在新生儿期,常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也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因使用茵栀黄口服、金银花、黄果子洗澡时,导致溶血而使黄疸加重,其中有12%可发展为核黄疸,引起脑部损害。G6PD缺乏症在无诱因不发病时,与正常人一样,无需特殊处理。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若是阳性,该怎么办?来来来听听医生怎么说的吧~
关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由于患儿甲状腺先天缺陷或发育不良,亦或激素合成途径出现障碍,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造成患儿体格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智能发育落后、智力障碍和基础代谢低下。发病率大约为1/5000,此病通过新生儿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避免小儿智力障碍和体格发育障碍的发生,能正常发育长大。如大于10个月才被发现、治疗的,智商只能达到正常的80%,如果大于2岁才被发现,则智力落后不可逆转。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预防患儿智力损害的关键。
苯丙酮尿症
关于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肝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乏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起来,从而影响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后导致智力落后。患儿出生时常无异常症状,3-4个月才逐渐出现临床表现,先是烦躁易哭闹,皮肤白且易发湿疹,以后就逐渐出现抽搐、智力低下。如在3个月内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大部分患儿可发育成正常人。所以要防治此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15000,是外周性性早熟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必需的酶的缺失,肾上腺的正常代谢通路中断,以致雄性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21-羟化酶缺乏,本病以女孩为多见,严重者还会出现假两性畸形,通常被误以为是男婴。无论男女因21-羟化酶缺乏患病,都会导致雄激素异常增高。此外可能患有低血钠或高血压等多种症候群。
温馨提示:
我们如何去查询新生儿筛查结果呢?
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
一般会采足底血后7-15天出来。
如筛查阳性,我们医院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您回院复诊。
一、关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公众号。
二、打开“就医服务”一栏。
三、打开“就医服务”后,在常用功能内点击“新生儿疾病筛查报告”
四、打开“新生儿疾病筛查报告”,按提示输入“母亲姓名”和“采血卡号”
万一我宝宝筛查出阳性,我该怎么办?
别着急!目前我们医院专门设立了新生儿筛查阳性召回门诊,对筛查出阳性的宝宝进行保驾护航。通过进一步检查、治疗及定期随访,以确保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那么新生儿筛查阳性,我该如何挂号找医生呢?
一、同样是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公众号进入点击“在线挂号”
二、打开新的页面后,在“儿童保健科”内点击“新生儿疾病筛查专科”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专科时间:每周四下午14:30~17:30(公众号放号时间:每周五中午12点放下周一~周三的号;每周一中午12点放本周四~周日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