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啦 |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的母乳喂养
时间:2021-08-30 作者: 浏览次数:2977
近期,母乳喂养门诊接待了一例外院分娩产妇的咨询。袁某,足月顺产分娩第5天,孕期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害怕通过母乳喂养感染到宝宝,一直未曾母乳喂养。咨询时明显焦虑不安,对于自身情况的喂养选择感到迷茫。在接待过程中,接诊人员通过耐心讲解巨细胞病毒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让袁某终于得到释然。在现场指导其正确母乳喂养姿势,进行了产后的第一次亲喂,并根据其需求指导饮食等相关内容。袁某在一周后的电话随访中表示已顺利纯母乳喂养,对于母乳喂养门诊人员表示感谢。
虽然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感染CMV的重要原因,但早有大量研究已证实,足月儿因母乳喂养导致的CMV感染,不引起发病,或仅引起轻微发病,故被认为是一种自然免疫。近期研究显示,足月新生儿感染CMV后,并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对身体发育也无明显不良影响。美国儿科学会明确指出,乳汁CMV DNA阳性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证,对足月儿可进行母乳喂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绝大部分CMV感染发生在3.5月龄前,但总体上,新生儿/婴儿生长发育正常,绝大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说明母乳喂养虽然可使新生儿/婴儿感染CMV,但无明显不良结局。国际上一致公认,对于足月新生儿,即使母乳中存在CMV,仍然可以母乳喂养。因此,对于足月分娩的产妇,没有必要检测其乳汁CMV DNA。
对于CMV抗体阳性母亲分娩的出生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CMV感染后仅引起轻微症状,无严重不良结局,母乳无须特别处理,可以直接母乳喂养。对于CMV抗体阳性母亲分娩的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特别是出生体重<1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仍未达成共识,但鉴于母乳喂养的各种优点,建议母乳经过处理后再进行喂养,以减少CMV感染后的不良结局的发生。
母乳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母乳冷冻2-3 d,然后在<50 ℃的热水中融化后再喂奶。此方法基本不会破坏乳汁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故为首选。
(2)常规巴氏消毒,60-65 ℃,30 min。此方法可完全灭活母乳中的病毒,但也影响母乳中的活性成分;而高温巴氏消毒,72℃,5-10 s,对母乳中活性成分影响较小,但不易掌握。
(3)煮沸或微波炉消毒法,简单易行,但对母乳中活性成分破坏较大。
使用后两种方法消毒时,应注意母乳的温度,避免烫伤。
若你在哺乳过程中存在喂养困难,可挂母乳喂养门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