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爱眼日】关注孩子眼健康,从新生儿眼疾筛查开始!
时间:2020-06-08 作者:宁静静 浏览次数:4398
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近年来新生儿眼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10%新生儿患有眼疾。一般家长认为在出生后,通过眼睛的外表形态即可判断其正常与否,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很多病变发生在眼睛的内部结构,无法直观的看到,需要专业的眼科医生通过专门的仪器才能查出。很多新生儿眼病病变发展快,短期内即可致盲。新生儿眼病筛查的目的就是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儿童视力残疾。筛查确诊有眼病的新生儿,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50% 的盲是可以避免的。
新生儿眼病的高危因素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
• 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
• 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 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
• 出生难产、器械助产。
• 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
新生儿常见致盲性眼病
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 ROP) 是一种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发生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可致盲的眼病,主要高危因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等。其它危险因素比如新生儿期感染、贫血、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呼吸暂停、酸中毒等。
☆为了能及早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能得到及时治疗,请您或家属必须按医师嘱咐,定期让小孩接受视网膜病变筛查。
2.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VER)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主要见于顺产出生、无吸氧史的足月儿,一般同时侵犯双眼。可无家族史。1岁以内发病者病情进展快,致盲可能性高。
3.视网膜母细胞瘤
4.先天性白内障
5.先天性青光眼
6.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7.先天视乳头缺损伴脉络膜缺损
关于眼病筛查
新生儿眼病首次筛查时间: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
早产儿:首次筛查时间出生后4-6周或者矫正胎龄32周,复查日期根据每次检查结果再定。
我院新生儿眼病筛查技术是采用美国RetCam III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系统进行检查,这是一种客观、敏感、无损伤的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捷、立体,便于早期发现新生儿眼底病变问题。
婴幼儿视力筛查时间与项目:
满3个月:双眼追视检查;
满6~8个月需体检项目:眼位、屈光度;
3岁以上体检项目:屈光度、眼位、视力检查。
咨询电话:0752-7806841
地址: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门诊3楼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