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早产儿日系列活动 一|一岁以内常见问题解答:早产宝宝回家后该如何护理?

时间:2020-11-13   作者:    浏览次数:2581   

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左右的早产儿降临,其中多数存在身体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差、易并发各种疾病等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儿日”,为提高社会各界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呼吁广大群众关注早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宝宝。

早产儿绝大多数需在新生儿科监护治疗,出院后,父母亲也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孩子终于度过重重难关可以回家了;忧的是,这么小的宝宝该怎么喂,怎么养。
    在早产儿出生后第1年,是追赶生长的关键期,这期间定期监测和评估,针对性的喂养指导和干预,能有效帮助大多数早产儿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改善其预后。    

01早产儿出院回家新手父母该如何照顾宝宝?

您需要关注这3点:

1.给予适宜的环境:室温适宜(冬季24-25℃,夏季27-28℃),湿度50%-60%。

2.预防感染:尽量减少外人来访;家人如有感冒症状要避免接触孩子,妈妈感冒时,喂奶要戴口罩;注意脐部消毒护理。

3.皮肤护理:要勤换尿布或尿不湿,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预防尿布疹;每天洗澡,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

 

早产儿出院后

家长该如何喂养?

早产宝宝个体喂养方案根据营养风险分类有不同的喂养方式,有纯母乳、混合喂养、人工喂养等。合理的喂养方式是帮助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一个关键策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喂养方式来合理的进行喂养,适宜的喂养。

具体该怎么做?

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的首选,此时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
    3.早产配方奶:宝宝可以通过使用安抚奶嘴而让吸吮能力增强,而训练吮吸能力是早产儿发育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早产儿过渡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5.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您需要注意这些:

强化喂养:强化喂养指强化母乳喂养、用早产儿配方和早产儿过渡配方进行喂养。主要针对中危和高危早产儿,强化时间有个体差异,中危的强化到纠正3个月,高危的是强化到纠正6个月甚至1岁。但这只是大概的一个时间,具体因人而异。同一类早产儿强化营养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更看重指标是体格生长各项指标在相同月龄的百分位数,最好达到P25th~50th。注意避免过度喂养,一旦孩子达到了追赶目标,我们可以提前中止强化喂养。

辅食添加:胎龄越小添加辅食时间相对较晚,不宜早于纠正月龄4个月,不迟于纠正月龄6个月;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

营养元素的补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 生后补充800~1000IU/d ;3个月后维生素D减少到400~800IU/d 。

缺铁性贫血预防:生后2周开始补充元素铁2-4mg/kg/d直至纠正年龄1岁。   

03早产儿出院后

何时进行体检?体检内容?

早产儿出院后检查:

6月龄以内每月1次,6~12月龄每2个月1次。高危早产儿第一年应每月1次,尤其出院后1~2周内应进行首次评估。

体检的内容:

生长监测与评价、听力、视网膜病变筛查等专科检查,实验室常规检查;必要时头颅CT或MRI、脑电图等。通过定期体检家长能了解宝宝的生长速度、生长趋势等,了解宝宝的营养摄入是否平衡,获得科学喂养、护理及发育促进的指导,早期发现宝宝生长发育问题及时得到纠正。

04怎么样发现早产儿异常?

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家庭监测:

1.宝宝手脚经常用力屈曲、伸直或打挺;

2.满月后头老往后仰,不能竖头;

3.3个月不能抬头,

4.4个月仍紧握拳,拇指内收,

5.5个月俯卧时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

7.7个月不能发出ba、ma的声音;

8.8个月不能独坐;

9.头和手频繁的抖动;

10.视、听反应差。

宝宝在婴儿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我们的家长能够理性面对,正确的参与,及早的干预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希望在家长的悉心陪伴下,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早产宝宝都能快乐、健康成长!

 


医院邮箱:dyfybjy@huizhou.gov.cn   咨询电话:0752-7806333(总机) 投诉电话:0752-7806563 传真:0752-7806733

版权所有: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联系地址: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演达四路5号

Powered by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 2011-2015,   技术支持:青青网络 Inc

粤ICP备13007494号 粤公网安备 44130202000246号 粤卫网审(2012)88号

关闭
关闭